找到相关内容4484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怀瑾禅学思想评述

    禅宗的心法,这是一种误解。这样的动摇之心属于“依他起”的意识,而不是禅宗所讲的与宇宙同根、圆成实性的心性之体。他的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在净心染心之间树起一道屏障,防止人们把通常的思想意识都当作本原之心...意思是形容教授法的运用快利如锋,其特点是无定可循,其作用是启发学人,其目的是考核学人的见地与实证的功夫以及引起学人的怀疑;机锋、转语都不是事先想好的,而是临机对答、天真流露。明清以后,禅宗衰落,有些...

    邢东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3471099.html
  • 陈英善:评《从“法性即无明”到“性恶”》(2)

    自性的,岂能当  作之根源或本质。  同样地情形,又发生在〈杨文〉对智者正因佛性之理解  ,如〈杨文〉云:  然而,不管智顗的正因佛性是指心派或指境派,有一  点可以肯定的是:智顗以为,正因佛性是... 智顗仍然以染有  无明的「 (法性 ) 心」,做为生起的「依持」;  但却把「 (法性 ) 心所生起的「一切」,称为「三  千 ( ) 」。 而做为「因」的「 (法性 ) 心」,和  做为「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3771102.html
  •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

    表现在所谓“公案”中。   “谒石头,乃问不与为侣者,是甚么人?头以手掩其口,豁然有省。”(《指月录》卷九.庞公)   “问僧甚处来?僧,曰近离浙中。师曰船来陆来?曰二途俱不涉。师曰争得到这里?曰有....法眼.清凉文益禅师)   “藏门送之。问曰: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,法唯识。乃指庭下片石曰: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?师曰:在心内。藏曰:行脚人着什么来由,安片石在心头。”(同上)   “第一义”是不可...

    李泽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871115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禅法要旨之探讨

    从此心产生。虚云和尚说:  举凡一切事物,莫不由心,心摄一切,如如意珠,无不具足。法者即众生心,众生心与佛心本无二心。是心具足一切,即即心佛所说法,千经论,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。若人识得心,大地...一样。  只因众生根器日钝,妄念多端,故诸祖特出方便而摄受之。  心即是佛,佛即是觉,此一觉性,生佛平等,无有差别,空寂而了无一物,不受一,无可修证,灵明而具足德,妙用恒沙,不假修证。只因众生迷沦...

    胡健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271148.html
  • 唯识学上之种子义

    唯识学上,说明这种子的道理,也是广  博幽深。研究也是不易明白。现在根据成唯识论,简略的把  牠分别研究研究。  二、种子定义  种子是什么?就是生起宇宙各别不同现象的功能。  这功能是潜伏在第八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59页  一、 引言  宇宙间一切万,不外乎佛学上缘起缘生的两大道理。  谈缘起就是说明诸法的起因;谈缘生就是说明诸法...

    雨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87120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

    所以“不知《春秋》不能涉世,不知老庄不能忘世,不参禅不能出世”,只有知道了这一点,才谈得上学问。   以佛教界看法,三教合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心性论,因为佛教主张唯心,...以《法华经》为理论依据,奉智顗所著的《法华玄义》、《华文句》、《摩诃止观》为基本经典,故又名法华宗。天台宗融合了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南方重义理,北方重实践的佛学特点,主张止观并用,强调既要重视学习理论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971301.html
  •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

     上大法﹗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人(凡夫),一味舍离世间生  灭无常的道理﹔而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的佛陀却不舍弃世间  永远流动、不断变化的现象,同时能以无常来了悟的变  化。而无常本身即是宇宙人生的...随僧伽提婆研习有部之学,并受学鸠  摩罗什深得般若之旨。高僧传本传谓其「常以入道之要,慧  解为本。故钻仰群经,斟酌杂论,里随法,不惮疲苦」,  因而得以摄受涵泳空有两宗的学说,以建构独特的思想。本  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671323.html
  • 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——蔡日新先生访谈录(续)

    并不等于说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,而只是说客观世界是一种因缘和合而生成的现象,它的生与灭有待于因与缘二者的际遇。因缘际会就成就了世间的某一(即某一客观事物)、乃至于一个器世间;若果因缘离散则会使也随之...这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建立信仰的重要作用。在《华严经·无尽藏品》中,还开示了十种“信”(信一切空、信一切无相、信一切无愿、信一切无作、信一切无分别、信一切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971421.html
  • 敦煌写本《观心论》校勘

    金泽文库本、日本流通本共八种写本,重新标点、校勘,力求切 实。 (1) 问:若复有人,志求佛道,当修何,最为省要? 答曰:唯观心一, 总摄诸行,名为最要。 (2)又问:云何观心[1]一能摄诸行? 答曰:心者,之根本也。一切诸法,唯心所生。若能了心,则行具备。犹如大树,所有枝条,及诸花果,皆悉依根而始生[2]。栽树者存根而始生;...

    宗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471679.html
  • 见达法师:佛教未来世界化发展的三条线索

    法性空”为极则,空作为一概念,必然还要不断地否定和超越下去,以至于无穷,但是这并无法充份说明成佛的可能性。如是,唯识从重有兴起,将归结于虚妄识心之中,然而由于唯识学派其转染识成净智所需的正闻熏习...种族中心主义的偏见,宗教排外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” [vii] 。俊人则指出,在处理普世伦理的议题时,应该改变过去惯性的两分性思维模式,改变“不是普世伦理,就是特殊传统”的固执,进而提倡“和而不同”、“...

    见达 ( 台湾中台禅寺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973197.html